大蒜播种地,怎么选?
种植大蒜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栽培,以砂壤土为好。
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种植,忌与葱蒜类蔬菜连作。
种前,应该怎样整地? 栽培大蒜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耕翻晒垡,在播种前要再整地作畦。
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要细耕、耙平、耙实,没有明显坷垃,达到“齐、松、碎、净”。
畦的长短:根据水源确定畦的长短,可打长80~100m,宽4.2~4.4m的畦;也可打长40~50m、宽4.2~4.4m的畦。
播前施基肥如何施、何时施、要注意什么?
大蒜因生长期长,群体密度高,需肥量比较大。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如粪尿肥、厩肥等5000~8000千克;并配合20~30千克磷、钾肥。
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若使用生肥,发酵时会烧伤蒜根,还会引起地下虫害,尤其是地蛆严重发生。要精细整地作畦,畦宽1.5~2米,以东西延长为好。底肥不可使用尿素,以防烧芽。
如何选种? 扒皮掰瓣,去掉大蒜的托盘和茎盘,按大、中、小和蒜心进行分级,小蒜瓣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选种要求是纯白无红筋、无伤痕、无糖化、无光皮。原则要求每粒重量5g左右。种子大小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一定要去外表皮,去母蒜须根,否则大蒜出苗后,容易将蒜瓣顶出地面。
秋季播种要适时
大蒜播种要适时。大部分地区几乎秋播大蒜时间都在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气温17℃左右。
幼苗越冬的最佳苗龄为4-6叶期,能耐-10℃的低温,从播种到4-6叶约需40~45天,在日均温度7℃以下停止生长。所以,播种早了,易受冻,播种晚了,受后期高温影响,生产期缩短,产量低,品质差
播种时需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应该按照品种的特点做到适当的密植,使每亩有较多的株数。
早熟品种:
一般植株较矮,叶片数少,生长期也较短,密度相应要大,以亩栽5万株左右为好,行距为14~17cm,株距7~8cm,亩用种150~200kg。
中晚熟品种:
生育期长,植株高大,叶片数也多,密度相应小一些,才能使群体结构合理,以充分利用光能。密度宜掌握在亩栽4万株上下,行距16~18cm,株距10cm左右,亩用种150kg左右。
大蒜的播种方法 适宜深度:大蒜播种一般适宜深度为3~4cm
播种方法有两种:
插种:将种瓣插入土中,播后覆土,踏实。 开沟播种:用锄头开一浅沟,将种瓣点播土中。播后覆土厚度2cm左右,用脚轻度踏实,浇透水
为防止干旱。可在土上覆盖两层稻草或其它保湿材料。 栽种也不宜过浅,过浅则出苗时易“跳瓣”,幼苗期根际容易缺水,根系发育差,越冬时易受冻死亡。
覆盖地膜 大蒜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有数据显示利用地膜覆盖,大蒜可增产蒜薹50%左右,增产蒜头40%左右。 大蒜种好后,先进行浇水,浇水后等过个3天左右,用塑料薄膜将蒜地盖上,膜要盖严、压紧。
做到:膜紧贴地;无空隙,膜无皱纹,有洞及时用土堵上。为蒜地保温。
注意:覆膜前记得要喷除草剂。 大蒜播种后覆膜前,可以喷施除草剂,如:绿麦隆、异丙隆、噁草酮、乙草胺、敌草胺、二甲戊灵等。
播种后的水分管理 覆膜种植大蒜一般以浇小水为主。 第一水播种后即浇,第二水接近出苗时浇,幼苗期浇一水,越冬前浇一水,返青期浇一水,蒜薹分化期浇一水,到提薹前浇3~4水,提薹前5~7天停止浇水,以利提薹。提薹后浇3~4水。盖膜大蒜提薹比露地蒜早5~7天。
适当钩蒜 等大蒜发芽后,为了让蒜苗长出地膜,可用“耙子”或其它工具让蒜芽钻破地膜。个别钻不出来的,就用钩子将其钩出
以上文案信息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4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