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与种植背景金乡大蒜,这一源自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的特色产品,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的象征,更承载着2000余年的深厚种植历史。金乡县,被誉为大蒜之乡,常年种植面积达70万亩,年产大蒜80万吨,产品远销至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这里的大蒜,按皮色可分为白皮与紫皮两大类,且品质卓越,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金乡大蒜在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及出口量方面均稳居全国领先地位,赢得了“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美誉。
▍ 现代农业的发展与种植规模金乡县的大蒜生产规模庞大,常年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年产70万吨。该县还具备强大的贮藏能力,近200万吨的大蒜可得到妥善贮藏。同时,金乡县的大蒜出口也十分可观,年出口量高达130万吨,加工出口总量在全国占据70%以上的份额。这里还拥有280家自营进出口企业,进一步推动了金乡大蒜的国际化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金乡县的大蒜种植面积稳定在约5000亩。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该县的种植面积开始显著扩大,单产也逐年攀升。到了1998年,金乡大蒜自营出口创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达到87万美元,1999年更是激增至590万美元。进入21世纪,金乡县的大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2012年已达到约70万亩,成为全国县(市)中的佼佼者,总产量也超过了80万吨。而到了2016年和2017年,金乡县的大蒜种植面积分别为61.60万亩和62万亩,继续稳居高位。
▍ 品牌荣誉1992年,金乡大蒜在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脱颖而出,荣获了中国白皮大蒜类的最高奖项——银质奖,这一殊荣至今仍被视为全国白皮大蒜的最高荣誉。
1996年10月,金乡大蒜又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A级绿色食品证书,标志着其品质与环保性能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2006年,金乡县的大蒜基地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金乡大蒜市场也被命名为“农业部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此外,全县的主要进出口企业的700公顷大蒜基地还获得了Eu-rep/globleGAP认证,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2007年,“金乡大蒜”更是被国家质检总局推荐为首批与欧盟互认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这一认证无疑大大提升了其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在2015年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活动中,“金乡大蒜”的品牌价值高达182.32亿元,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品牌实力和市场认可度。
截至2017年,金乡县70万亩大蒜中已有35万亩获得绿色认证,3.7万亩获得有机认证,近10万亩正处于有机转换认证中,这一系列认证无疑进一步确保了产品的品质与安全。
此外,“金乡大蒜”还成功入选了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一荣誉的获得无疑是对其卓越品质与深厚品牌历史的最好见证。
▍ 栽培与加工技术金乡大蒜的栽培技术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已经形成了独特而有效的体系。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与规划,确保了大蒜能够健康、高效地生长。
施肥:每公顷需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不少于67500千克,为蒜苗提供必要的营养。 盖膜: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以保温保湿,促进蒜苗的生长。待幼芽露出地表1-2厘米时,需放苗,避免过度遮荫。 灌水:在次年3月下旬,应浇灌返青水,以促进蒜苗复苏;4月下旬则需浇催薹水,助力蒜薹生长;5月上旬拔完蒜薹后,要及时浇蒜头膨大水,确保蒜头能够充分发育。
大蒜的加工过程包括选级、挖底、剥皮、剪杆、车间质检、称重、包装以及最后的工厂质检等多个环节,确保每一颗大蒜都符合质量标准。金乡大蒜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相传,在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征战途中,曾路经金乡县并遭遇疫病困扰。在危难之际,一位仙翁献上了以大蒜为药方的治疗方案,不仅成功治愈了士兵的疾病,更助力刘秀顺利攻取洛阳,奠定了东汉的基业。从此,金乡大蒜的故事便流传至今。 以上文案信息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4
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