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方范围内大面积的降雨,导致大蒜晚播已成定局,虽然会带来一些挑战,但只要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获得不错的收成。晚播的核心矛盾是:冬前生长时间短,植株小,营养积累不足,抗寒能力弱。
因此,所有管理措施都要围绕 “抢时间、促生长、保安全越冬” 这个中心思想来展开
以下是您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
播种阶段:抢时提质
1. 精选良种,浸种催芽
选用早熟、耐寒性强的品种:这是弥补晚播缺陷的首选方案。
精选大而饱满的蒜种:蒜瓣越大,自身储存的养分越多,出苗快,苗势壮,能有效抵抗不良环境。
浸种催芽:这是晚播抢时间的关键一步!用清水浸泡蒜种12-24小时,捞出后放在温暖处催芽,待露白后立即播种。这样可以提前出苗3-5天,意义重大。
2.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抢时整地,确保底墒:如果墒情不足,播种前一定要浇透水造墒,确保土壤水分充足,以满足发芽和前期生长需求。避免播后大水漫灌,导致地温降低、土壤板结。
深翻细耙,施足底肥:土壤要疏松,以利于发根和出苗。底肥要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高磷钾的复合肥。磷肥能促进根系生长,钾肥能提高抗寒性。这是幼苗健壮的基础。
3. 适当增加密度,浅播严覆
增加播种密度:因为晚播的单株生产力会下降,需要通过增加群体数量来保证总产量。行距不变,适当缩小株距,每亩增加1-1.5万株。
浅播覆土,镇压保墒:播种深度宜浅不宜深,一般覆土2-3厘米即可,过深出苗慢,消耗养分多。播种后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吸水发芽,同时可以保墒。
冬前管理:促弱转壮
1. 科学肥水,促苗早发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
出苗后:核心目标是让苗子在越冬前尽量长得大一些。可以结合浇水,追施一次提苗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用量不宜过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原则:所有肥水管理都应在越冬前20-30天左右完成,后期要控水控肥,防止幼苗过嫩,抗寒能力下降。
2. 中耕松土,提高地温
出苗后,在土壤不黏重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这可以破除板结,增温保墒,促进根系下扎,是促苗早发的有效措施。
越冬保护:防冻保苗
这是晚播大蒜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苗小、根系浅、积累的糖分少,极易冻死。
1. 适时浇灌越冬水
在夜冻昼消(即白天温度在0℃以上,晚上在0℃以下)时,浇足浇透越冬水。
作用:稳定地温,防止土壤温度剧烈变化冻伤根系;为幼苗越冬提供水分保障;沉实土壤,防止漏风吊根。
2. 覆盖保温,御寒防冻
这是必须采取的措施!
覆盖时间:在浇完越冬水后,土壤即将封冻时进行。
覆盖材料:最佳选择:农作物秸秆,如稻草、玉米秆、麦秸等,覆盖厚度5-10厘米。
经济有效:落叶、腐熟的牲口粪、草木灰等。
高效选择:地膜覆盖。晚播大蒜强烈推荐地膜覆盖,它可以显著提高地温,保墒,促进冬季和早春生长。
操作:将覆盖物均匀铺在畦面上,必要时可用土压住,防止被风吹走。
春季管理:早促早发
1. 适时揭除覆盖物
当春季气温稳定回升(一般在翌年3月上旬),幼苗开始返青时,及时揭去秸秆等地面覆盖物,以便阳光照射,提高地温。地膜覆盖的,可将苗抠出,地膜继续保留。
2. 重施返青肥,勤施抽薹肥
返青肥:揭去覆盖物后,及时追施一次重肥,以氮肥为主,目的是促进叶片快速生长,为鳞茎膨大打下基础。这是弥补冬前生长不足的关键一枪。
抽薹肥:在蒜薹开始抽出时,再次追肥,氮钾配合,促进蒜薹生长和鳞茎膨大
整个春季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以上文案信息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4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