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0|回复: 0

[知识类] 多项研究:长年吃大蒜,能改善血糖和血脂水平

[复制链接]

1386

主题

0

回帖

716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169
发表于 2025-10-7 1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俗话说的好:“吃面/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在时间的浩瀚长河中,大蒜以其独有的“芬芳”和那一抹辛辣征服了全球的餐桌,它不仅调味了无数的佳肴,更以其非凡的健康益处被誉为“自然抗生素”。

df61b7b732e590c474881171ab9a083d.png

“蒜”味历史悠久
大蒜的身影,早在数千年前便已活跃于人类的生活。相传古埃及劳动者建造金字塔时,大蒜就是每日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以增强体力和抵御疾病。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大蒜不仅被认为能预防疾病,民间更赋予它驱赶恶魔、狼人和吸血鬼的神秘力量——人们将大蒜悬挂于门窗,或擦拭烟囱与锁孔,视其为辟邪圣物。
在我国古代,大蒜被称为“葫”,又称“葫蒜”。它原产于欧洲南部和中亚,据传由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国。两千多年来,大蒜早已不仅是调味品,更深深植根于中华饮食文化之中。从四川的蒜泥白肉到海南的蒜蓉粉丝虾,那一抹辛香始终是中华美食的灵魂所在。如今,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大蒜的健康价值远超味蕾享受。这个古老食材的传奇,在现代科研中继续绽放光芒!长年吃大蒜,胃癌死亡风险降低34%!2019年,一项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历时22年的随机对照试验指出,长期摄入大蒜补充剂能够显著降低胃癌死亡风险——降幅高达34%!

研究地点选在世界上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山东省临朐县。自1995年起,团队在该地区招募了3365名年龄在35-64岁的志愿者。其中,2258名幽门螺杆菌阳性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幽门螺杆菌治疗组、维生素补充组、大蒜补充组或安慰剂组;而1107名幽门螺杆菌阴性受试者则被随机分至维生素补充组、大蒜补充组或安慰剂组
经过超过22年的长期随访,研究得出了更为精细的结论:
  • 在降低胃癌发病率方面:根除幽门螺杆菌和补充维生素效果显著,分别能降低52%和36%的患病风险。然而,持续摄入大蒜补充剂并未观察到胃癌发病率的显著下降

  • 在降低胃癌死亡风险方面:三种干预措施都显示出明确的保护作用。其中,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降低死亡风险38%,补充维生素可降低52%,而持续摄入大蒜补充剂也能显著降低34%的死亡风险


进一步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幽门螺杆菌治疗和摄入维生素补充剂在大约8年后,而摄入大蒜补充剂在大约12年后,对胃癌死亡率的降低作用变得更加明显,并且其效果可长期维持。尤其对不饮酒的人群,补充大蒜更可降低67% 的胃癌死亡风险,展现出精准预防的潜力。
大蒜能改善血糖、代谢
除了对胃癌的潜在益处,此前,来自东南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食用大蒜有助于改善身体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多项健康指标,相关研究以“Effects of Garlic on Glucose Parameters and Lipid Profil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为题发表在《Nutrients》上。  
这是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首先,研究者广泛搜索了四个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收集了在2024年2月前的所有与大蒜对血糖参数和血脂水平影响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其次,他们也设定了纳入研究的标准,包括随机临床试验、试验设计为平行或交叉设计、实验期超过2周,并且研究对象为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等等,研究流程如图一所示。
最终,本研究筛选到包括 22 篇文献,共29 项试验,这些研究共有 1,567 名参与者,来自加拿大、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参与者的年龄从 18 岁到 80 岁不等,研究分析了大蒜对多项代谢指标的影响,
荟萃分析深入探讨了大蒜对血糖代谢指标的作用。针对空腹血糖(FBG),八项研究涵盖的12种效应量一致指出,大蒜干预能显著降低FBG水平,这一发现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它表明了大蒜可能在血糖管理中发挥作用。在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三项试验中,同样观察到大蒜对HbA1c水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改善HbA1c水平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17项研究(19种效应量),他们发现,大蒜摄入显著降低了总胆固醇(TC)水平。此外,在19项研究(22种效应量)中,大蒜对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表现出积极作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来自18项随机对照试验的21种效应量数据显示,大蒜摄入显著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大蒜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作用,以及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作用,表明了其在心血管健康维护中的潜在价值。
尽管如此,对于甘油三酯(TG)水平,16项研究中的18种效应量并未揭示大蒜干预有显著效果,研究人员指出关于这一点仍需更多研究来进一步探讨。总的来说,这些发现为大蒜在血糖和血脂管理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提示了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领域。
大蒜来源的DATs还能抗肝纤维化
当然,这也并不是大蒜的唯二好处,就在今年,南京中医药大学郑仕中教授、邵江娟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iallyl Trisulfide From Garlic Regulates RAB18 Phase Separation to Inhibit Lipophagy and Induce Cuproptosis i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for Antifibrotic Effect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发现,大蒜的主要活性代谢物的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能够诱导活化型HSC铜死亡。
肝脏作为体内铜的主要储存器官,在维持铜的稳态中起着关键作用。当铜浓度超出正常生理阈值时,可引发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称为“铜死亡”。然而,目前对铜死亡在肝纤维化中的执行机制仍未完全了解。大蒜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因其显著的健康益处和安全性而广泛应用。该研究首次发现,大蒜的主要活性代谢物的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能够诱导活化型HSC铜死亡。
机制研究揭示,DATs通过与RAB18的K153位点结合,诱导其发生液-液相分离,介导线粒体相关膜结构(MAMS)的形成,而MAMS的形成加速了RAB18的相分离过程,从而抑制脂滴自噬。相分离的RAB18招募CPT1A,增强DLD的琥珀酰化修饰,提升其酶活性,进一步在高铜环境下诱导铜死亡。
小结
历经千年,大蒜——这个在世界各大菜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的食材,不仅以其独特的风味挑战着我们的味蕾,更以其潜在的健康益处赢得了科学研究的青睐。从降低胃癌死亡风险,到能调节血糖和血脂、保护肝脏等,大蒜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正如所有事物一样,适量是关键!大量食用大蒜可能会导致胃肠不适,甚至影响身体对某些药物的吸收,所以,大家在食用大蒜,享受它带来的美味与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人的饮食习惯和身体反应,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毕竟,健康的饮食之道,在于多样和适度~
以上文案信息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4

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微信:zhsw00004
- END -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X

GMT+8, 2025-11-7 16:10 , Processed in 0.21519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