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走进吉木萨尔县新地乡新地村村民夏圣美的大蒜种植基地里,大蒜种植一体机正在完成放药、覆膜、打孔、压滴灌带作业,蒜农们娴熟地把一粒粒饱满的大蒜种到地膜上的每个孔洞中,为来年丰收“播”响金“蒜”盘。
随着科技的进步,种植户引进剥蒜机、购买大蒜播种一体机进行机械化种植,在乡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下,可以一次种植10行大蒜,行距和株距严格控制,达到了精准播种、科学种植、节本增效的目的。
吉木萨尔县正东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正东说:“这是合作社一个连片种植200亩的大蒜基地,我们用大蒜种植一体机种植,降低了成本。如果按照以前全程人工种植的话,200亩地大概需要20天左右,现在通过机械化种植十天左右就把它就种完了,这样一亩地可能节省200块钱,而且每亩出苗在3万棵。”
吉木萨尔县素有“中国大蒜之乡”的美誉,自2016年3月31日吉木萨尔白皮大蒜被正式入选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名单后,其香辣味醇、质地紧密、大蒜素含量高以及氨基酸种类全面的特点更是赢得了广大消费者和大蒜企业的青睐。同时,其耐贮易运、久不变味的特性也使得吉木萨尔白皮大蒜在市场上备受推崇。位于南部山区的新地乡新地村是远近闻名的大蒜种植村,产出的白皮大蒜、红皮大蒜在蒜浆、蒜味上别有一番风味,是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白皮大蒜从种到收、再到加工、销售,不断延伸大蒜产业链条,同时鼓励农户农闲时参与大蒜种植、田间管理等工作,为周边村民增加了收入渠道。
“今年我们通过机械化种植,异地换种,节水灌溉等科学种植模式,希望大蒜丰产丰收,亩产能达到2吨。”吉木萨尔县新地乡新地村村民夏圣美说。
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先行先试成立了白皮大蒜专业合作社,创新探索“合作社+农户+技术+企业”模式,通过流转土地、村集体土地挖潜、蒜农入社等多种途径,扩大大蒜种植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小蒜头”做成“大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据不完全统计,全乡每年种植白皮大蒜千余亩,亩均收益8000-14000元,种植白皮大蒜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之一。
“新地乡在高效利用土地的同时,采取政府引导、种植大户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从种植技术培训、田间管理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予农户全过程的支持和帮助,助推大蒜产业发展农户增收。同时为了打响“中国大蒜之乡”的知名度,延长大蒜产业链,结合出台的《大蒜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在新地乡建成大蒜博物馆。”新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徐涛介绍说:“我们将依托大蒜储藏保鲜库和大蒜科普文化馆,坚持科学种植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打造白皮大蒜品牌。今年新地乡种植白皮大蒜1500亩,预计总产量将达到2000吨。”
2024年种植大蒜3482亩,2025年计划进一步扩大大蒜种植规模,通过政策支持、科技赋能等措施,真正让小蒜头打响蒜农增收致富的“金蒜盘”。
以上文案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4
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