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2|回复: 0

一头蒜“长”出百亿产业链

[复制链接]

1045

主题

0

回帖

389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97
发表于 2023-8-16 11: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以下信息为2023年8月16日发布温馨提示:蒜网大蒜|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全程免费服务,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若发现有人通过本平台谋取您的利益,或收费现象,请及时向本平台举报,举报微信:zhsw00002谨防上当受骗!

62e5c44352d7d48970fa34ccf5a9d72e.jpg
大蒜,不仅是调味品,还能制成保健品。
农民,既是蒜农,也是蒜商,既精耕“一亩三分地”,又放眼国内国际大市场。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链接”,就发生在大蒜之乡杞县。
来看一组数据:杞县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总产量9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全国县域第一;现有各类大蒜交易市场30多个,年均交易量达200万吨,年交易额110亿元,产品远销中东、欧盟、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大蒜看中国,优质大蒜在杞县。”经过数十年发展,杞县大蒜已初步形成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乡村集聚新动能,杞县大蒜奏起“融合交响曲”。连日来,记者深入杞县调研,探究大蒜产业背后的乡村振兴密码。
从20万亩到70万亩好土地长出优质蒜
眼下,正是早熟大蒜上市的季节。走进杞县金杞大蒜国际交易市场,一股浓浓蒜香扑鼻而来。蒜农们正忙着把新采摘的早熟蒜分拣、装车、运往各地。“杞县大蒜口感好,品相更好。”来自北京新发地的采购商毫不吝啬地称赞。
为何杞县大蒜这么受欢迎?
“个大、周正、皮白、味足。”杞县大蒜行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新奇一口气说出8个字,进而补充道,“论天时,这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论地利,土质条件好,矿物质丰富,钙、镁、硒含量比普通土地高2到3倍。”
天时地利,贵在人和。
从20世纪80年代杞县部分村子开始种大蒜,到2000年前后大蒜种植面积约20万亩,再到如今常年稳定在70万亩,历届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蒜农齐心协力搞生产,推动杞县大蒜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因地制宜,科学种植。通过采用“区域化布局、模式化栽培、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模式,当地大力推广地膜覆盖、绿色防控、配方施肥、社会化服务等措施,大大提升大蒜产量和品质。
在五里河镇杨大庄村田间,地里铺着一层薄薄的塑料膜。“可别小看这层膜,它起到了保墒保温的作用,俺的大蒜产量明显提升,平均亩产高达2700斤。”蒜农康英学说。

5118effc101ab24545900f56f07a95a7.jpg
农业保险紧跟上,吃上一颗“定心丸”。2019年至2021年,当地政府采取“贫困户+银行+保险公司”的模式,累计拿出1900余万元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大蒜价格保险。2020年,大蒜市场价格较低,投保蒜农获得了395.81元/亩的价格理赔。
创新金融模式,规避市场风险。杞县协调金融机构设立“种子贷”“蒜商贷”等专项贷款和“大蒜风险基金”。以“大蒜风险基金”担保,金融机构每年至少发放贷款20亿元,解决中小企业和蒜农的资金难题。
目前,杞县大蒜种植区域涵盖21个乡镇,总面积与总产量居全国县域第一位,辐射带动周边县市种植大蒜200万亩。2020年,杞县大蒜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21年,杞县大蒜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为51.56亿元。
从“小特产”到“大市场”优质蒜卖上好价钱
大蒜种得好,还得卖得好。经过多年发展,杞县大蒜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快速增长。小小一头蒜,如何对接大市场?
既做蒜农,又当蒜商。在杞县,几乎人人都与大蒜打交道。这里形成了以金杞大蒜国际交易市场为龙头的交易市场30多个,有贸易企业270多家、大蒜营销经纪人2万多名,年均交易量达200万吨、交易额110亿元,占全国主产区交易量的1/3。
把控品质是前提。2023年1月,河南省唯一的大蒜及大蒜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杞县,实现了大蒜“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该中心补齐了大蒜产业链条中的检验检测短板,为政府监管、外贸出口及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杞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主任于红光说。
遇上蒜多价跌怎么办?
“建大蒜冷藏保鲜库,把大蒜储存起来,既可错峰销售,又能保证周年供应。”杞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鲁桂芝说。
在金杞大蒜国际交易市场,一排排连幢智能化冷库鳞次栉比。截至目前,杞县已建成多个大型现代冷库集群,年贮藏能力从2019年的50万吨提高到如今的107万吨。
蒜商李凤玲感慨道:“大蒜放在冷库里,能保存一两年,啥时候行情好啥时候卖,就算遇上‘小年’,收入也稳得很。”
电商新模式,开拓新空间。
“头茬新蒜,早上采摘、中午打包、下午发走。”杞园生鲜供应链有限公司主播金立娜正在直播带货。该公司五成大蒜销量来自线上。
“销售触‘网’,促进了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动,产业参与者收入攀升,农户精气神提升。”杞园生鲜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申鹏说。
“拼多多大蒜交易量前10名商家中有9家杞县经销商,淘宝有5家。”杞县电商办有关负责人说,杞县年网络销售大蒜最高可达11万吨,交易额超5亿元。
说一千道一万,群众受益是关键。
“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生产+定价收购+全网销售”……从产业各环节入手,多种联农带农模式,确保销售有订单、增值能分红,带动全县30多万亩无公害基地、4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从“论吨称”到“论克卖”小蒜头变身金蒜头
在杞县潘安食品有限公司展厅,新鲜生蒜发酵制成的黑蒜,酸甜软糯,是这里的“明星产品”。
“经过60天到90天的高温发酵,大蒜产生褐变、熟化,变成黑蒜,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是原来的数倍。”该公司销售经理程传龙说,从“论吨称”到“论克卖”,从“白”到“黑”,一头大蒜的价值跃升了5到10倍。
程传龙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黑蒜主要以云南独头蒜为原料,考虑到运输和原料成本,公司正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用本地多瓣蒜做成黑蒜。
“近年来,杞县与科研院所合作,先后建成教授工作站、大蒜研发中心、大蒜研发成果转化基地,研制黑蒜、大蒜精油等多种深加工产品,从而实现大蒜从调味品到食品、保健品的全产业链生产。”鲁桂芝说。
在科技加持下,杞县大蒜产品链“百花齐放”。80多家大蒜加工企业,生产脱水蒜片、蒜粉、蒜酥等10多种大蒜制品。这些产品登上东南亚、中东、欧盟、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餐桌,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
一业兴,百业旺。
如今,在杞县,以大蒜为中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2022年,杞县大蒜产业总产值达242亿元,其中,一产产值约50亿元,二产产值约62亿元,三产产值约130亿元。
杞县大蒜产业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
“用全产业链思维,引领大蒜产业化发展。”鲁桂芝说,“下一步,加快补链、延链、壮链、强链,促进全要素集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行走在杞县田间,数十万亩新蒜即将陆续出土。期待着又一个丰收年!
以上价格信息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2

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微信:zhsw00002
- END -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X

GMT+8, 2025-5-3 05:18 , Processed in 0.0468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