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季节即将到来,这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秋天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许多冬季可以食用的作物都要在秋天播种,否则就要等到明年了。
大蒜是国内一种很常见的经济作物,在农村只要有菜地的人,都会种上几棵,有的农户甚至会扩大种植面积。
关于大蒜的种植,有一种古老的说法,叫做“种不到九出,种到九出,就会长成独头蒜”。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大蒜什么时候种最好呢?其实,许多人对此都存在误解,下面我们来揭开谜底!
提到“九出”,很多人都会想到一首著名的“数九歌”,传说中,冬至之后,每隔九天就是一个“九”,九个“九”之后,冬天就会结束,春暖花开。
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么你就错了。所谓的“数九”,指的是从冬至开始算起,每隔九天为一个“九”,共计八十一天。也就是说,“数九”一般都是在三月初结束。而大蒜的种子,大多都是在秋天才会发芽,因为过去都是户外栽培,所以要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播种时间,一般都是在立秋之后不久就开始播种。
在南方的许多地区,还有“七葱八蒜九洺头”的说法,也就是农历七月份种大葱,八月份就可以种大蒜,九月份就要及时播种藠头。这里指的都是阴历月份,而与公历的八月、九月和十月相对应。因此,“九出”并不是指冬天的“数九”。
难道说,“九出”是指九月吗?也就是说,种蒜的时间不能晚于九月。但是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是在九月前就开始种植大蒜了。这个说法也不成立。
其实,在中国除了“冬九”之外,还有一个“夏九”,也就是夏天的时候也会“数九”。与“冬九”相同,“夏九”也是中国传统阴历中以“九”为标志的一个年节。它以夏至为起点,每隔九天为一个“九”,共计八十一天。“三九”、“四九”等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据研究,“夏九歌”始于唐、宋之际,并在各朝代均有记载。可惜,“夏九”的名气不如“冬九”,所以知道它的人并不多。
在我们老家这边,曾经有一位老人家提到过“夏九”,大概是这样唱的:“1929年不能把扇子收起来;三九二十七一碗汤一碗汤;四九三十六大汗淋漓;五九四十五秋叶飘落在我头上;六九五十四别进庙里找阴凉;七九六十三枕头上要被子;八九七十二盖上棉被想一想;九九八十一家家户户都在烧炭。”
按照这样的推算,六月二十一日是夏至,也就是“夏九”的第一天,距离“九出”还有八十一天,而“九出”一般都是在农历九月初。所以按照古代的经验,最好是在农历九月中旬之前就把蒜种下去,晚了很可能会长成独头蒜。
那么,“九出”之后种植的大蒜,真的会长成独头蒜吗?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许多菜农都知道,如果种得太晚,很可能会长成独头蒜。
虽然现在这种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价格也很高,但是在过去,这种蒜并不好卖,因为味道比较浓,不太受欢迎,产量也比较低。
“九出”之后种植的大蒜,容易长成独头蒜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种植的过程中,一旦受到了温度和阳光的影响,就会出现生长受阻的情况,有的甚至会出现腐烂的情况,只留下一片完整的叶子。
这其中有很多因素,比如播种的时间、种子的品种、土壤的肥力、降雨的强度、栽种的密度等等。至于为什么市场上会有这么高的价格,那是因为这种植物种植难度大、产量少。
以上价格信息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2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