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草聚美成画,一户一景扮靓乡村,一户户美丽庭院绘就乡村新画卷。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抓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以“小家美”助力“大家美”,兴安盟妇联在全盟各嘎查村开展了“美丽庭院”建设工作,积极发动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力量参与创建“美丽庭院”行动。
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 蒜乡好“丰”景 拨响富金“蒜”盘
七月蒜飘香,蒜农收获忙。时下正值大蒜采收的季节,近日,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的蒜农们趁着持续晴好的天气,抓紧时间采挖、挑拣、晾晒大蒜,村民们享受着大蒜增产增收带来的喜悦。
走进太平乡五三村,一股股浓浓的蒜香扑鼻而来。村民们正忙碌在庭院内,挖蒜、抖土、绑蒜……一系列熟练的操作后,一把把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鲜大蒜被整齐地排放在田地上。 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园田内穿梭,一片繁忙而喜悦的景象。大蒜种植户王伟很高兴,在他看来,今年庭院内的五亩大蒜产量和品质都不错。 “今年老百姓干活特别有劲,起收后的大蒜经过晾晒,进行等级划分,最好的等级,一个蒜头就能卖一块钱。我这5亩地的园田少说也能出3万多元吧。”蒜农王伟笑得合不拢嘴。
王伟是地地道道的五三村农民,种植紫皮蒜也有三十个年头了,每年大蒜收获时,他都累得腰酸背痛,挥汗如雨地辛苦一整天,每人最多才能挖半亩地蒜,有时为了抢收大蒜,还得花钱雇人,大大增加了成本。 由于深刻感受到了大蒜收获时的辛苦,王伟经过苦心钻研,自己改造了一台大蒜收割机,收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利用自家用坏的农具改装了一下悬挂犁,加装了铧子,这样起蒜省劲、轻巧、用着还方便。”王伟介绍说。
在五三村的庭院内,到处都是农民忙碌收获大蒜的身影,大蒜从种植到收获程序很多,尽管非常辛苦,但是他们的干劲十足,前段时间仅是蒜薹的价格已经让老百姓赚了一笔。 “为了让自己种的蒜的品质越来越好,每年我都会去黑龙江选种,回来试种,如果效果好,就大面积种植。蒜起收后,在7月25号左右,再种一茬白菜,到十月一就能收获,少说还能卖2万元,真正实现‘一年两茬田、两茬三收钱’”王伟高兴地说。
如今的五三村210多亩庭院地大约能产400万头大蒜,每亩地收入1万多元,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今年,太平乡将庭院经济发展项目作为紫皮蒜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利用39.1万元奖补资金,在全乡范围内对脱贫户和监测户按照每亩3000元、一般户每亩2800元进行种植奖补,全乡奖补种植庭院紫皮蒜145.77亩,带动种植户达200户。
据了解,2020年起,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对紫皮蒜开展气候品质指标构建和气候品质评价工作,五三村紫皮蒜连续三年的气候品质评价等级均为“优”。2023年10月,通过了“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2024年,五三村被定为乡村振兴和“千万工程”示范村。
以上文案信息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2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