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5|回复: 0

[种植类] 大蒜出苗后这样管,年后蒜头大又匀!

[复制链接]

1383

主题

0

回帖

716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160
发表于 2025-10-26 11: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今年大蒜播种普遍偏晚,黄淮海地区因为连续阴雨,甚至还没种上或者是正在抢种。不少农户反馈,部分地块还出现出苗慢、苗势不均的情况。其实大蒜出苗后的苗期管理,直接关系到幼苗能否安全越冬,更影响年后鳞芽分化和蒜头最终产量。想要种出个头大、品相好的大蒜,关键要抓好 “三控三防”,把基础打牢。

09d85c56f1d1e87f1b4b050864802639.jpg
先抓 “三控”:稳住长势不跑偏
大蒜苗期以 “壮苗” 为核心,既要避免生长过弱,更要防止旺长徒长,这就需要通过 “三控” 精准调控。
1. 控水:浇对两次水就够
大蒜出苗后根系尚浅,耐涝性差,浇水过多容易导致土壤板结、烂种。整个苗期重点把控两次关键水,其余时间靠土壤墒情调节即可。
齐苗水:出苗率达 70% 左右时浇一次,要浇透但不积水,帮助幼苗扎根稳苗,避免因干旱导致苗叶卷曲。
越冬水:土壤封冻前 10-15 天(一般在 11 月底至 12 月初)浇,选晴天上午进行,水渗下后能在地表形成薄冰,稳定地温,防止根系冻伤,为越冬储备水分。
2. 控肥:不盲目追,缺啥补啥
苗期施肥的核心是 “控氮防旺”,尤其要避免氮肥过量导致苗株徒长、抗冻性下降。
底肥足则不追:如果播种前已施足腐熟有机肥(如羊粪、堆肥)+ 少量过磷酸钙,年前无需追施速效肥,避免养分过剩。
弱苗巧补肥:若出现幼苗发黄、生长缓慢,可每亩冲施 5-8 公斤高氮高钾水溶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快速提苗但不贪多。
3. 控徒长:守住 4-6 片真叶标准
冬前大蒜最适长势是拥有 4-6 片真叶、株高 20-25 厘米,这样的苗株抗冻性强,年后返青快。
若发现苗株细长、叶片薄软,说明有徒长迹象,可通过中耕松土断根,减少根系吸收养分,抑制旺长;
避免频繁浇水和偏施氮肥,保持土壤适度干燥,促进苗株敦实生长。
再守 “三防”:避开苗期坑
苗期是大蒜抗逆性较弱的阶段,烂种、冻害、病虫害容易找上门,“三防” 必须及时跟上。
1. 防烂种:从根源减少损耗
大蒜烂种多因土壤透气性差、水分过多,或蒜母本身带菌导致,需从 “选种” 到 “管理” 双重防范。
播种时优先选用无霉变、无损伤的蒜瓣,播前可晒种 1-2 天,提高发芽率;
若发现局部地块有烂种,及时拔除病株,撒一层干细土或草木灰,降低土壤湿度;
雨后或浇完水后,待土壤半干时中耕,破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
2. 防冻害:多措施保苗越冬
大蒜幼苗虽能耐受短期 - 5℃低温,但遇到极端低温(-10℃以下)或持续霜冻,仍可能冻伤。
壮苗是基础:冬前达到 4-6 片真叶的壮苗,自身抗冻性更强,这也是 “控徒长” 的关键原因;
物理防护:土壤封冻前,可在蒜田覆盖一层 5-8 厘米厚的稻壳、碎秸秆,或搭建高 30 厘米的小拱棚(低温过后及时揭开,避免高温徒长);
化学调控:极端低温来临前 1-2 天,叶面喷施 5% 丙二醇溶液,帮助幼苗增强细胞抗冻能力。
3. 防病虫害:早发现早防治
苗期常见病害有黑斑病、根腐病,虫害以蒜蛆、蛴螬为主,防治核心是 “防重于治”。
病害: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土壤长期潮湿;黑斑病发病初期,喷施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根腐病可用恶霉灵 + 枯草芽孢杆菌灌根,每株灌药液 50 毫升。
虫害:蒜蛆多在土壤中危害根系,可每亩用阿维菌素乳油兑水灌根,或撒施辛硫磷颗粒剂;发现叶片有虫孔,及时喷施氯氰菊酯防治。
关键提醒:苗期管理决定最终产量
大蒜苗期看似只是 “长苗”,实则是根系发育、养分积累的关键期。如果苗期管理不当,不仅会影响越冬成活率,还会导致年后鳞芽分化少、蒜头小。只要抓好 “三控三防”,让幼苗在冬前长成 “矮壮墩实” 的壮苗,年后只需正常水肥管理,就能收获饱满均匀的大蒜头。
以上文案信息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4
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微信:zhsw00004
- END -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X

GMT+8, 2025-11-7 10:18 , Processed in 0.04560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