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过后,祁连山脚下的甘肃省民乐县洪水镇天高云淡,远处祁连山顶积雪清晰可见,似乎触手可及。农田里,蒜农们同往年一样,结合当地的气候与低温,抢抓春耕有利时机,全面掀开了新一年的种蒜热潮。 种植紫皮大蒜
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洪水镇是民乐县最适宜种植紫皮大蒜的乡镇之一,而且种植紫皮大蒜收入比其他农作物都要高,因此洪水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植紫皮大蒜。
优越的地理条件也使得洪水镇的耕地成了香饽饽,甚至到了“一地难求”的地步。当地蒜农表示,由于种植紫皮大蒜收益好,洪水镇每亩耕地租金600元也无地可租。
“几乎不用农药,用上农药就死了。”采访中,蒜农们说,种植紫皮大蒜机械化程度不高,除了挖蒜时可使用机械外,点蒜、掏苗、除草、打蒜等全部工序只能靠人工完成,这也是保证大蒜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种植紫皮大蒜人工成本较高,但即便如此,种植紫皮大蒜效益仍然可观。
民乐县洪水镇刘山村党支部书记韩燕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可产蒜1吨左右,按照去年大蒜地头收购价每斤5元计算,一亩地毛收入10000元,除去人工、地租、种子、水费等各项开支,纯利润至少4000元。
韩燕介绍,由于民乐紫皮大蒜品质好,深受贵州、四川、新疆及省内客商青睐,每年大蒜收获季节,前来民乐收购大蒜的客商络绎不绝,只要种出来就不愁卖,所以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很高。
据悉,民乐紫皮大蒜是该县古老的蔬菜作物之一,在民乐县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大面积栽培已达百年之久,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民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使紫皮大蒜规模化、科学化、产业化发展。同时,利用现有资源、人才和技术方面优势,与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合作,加强了大蒜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动大蒜品质和质量不断提高,效益逐年增加,民乐紫皮大蒜已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民乐紫皮大蒜“独”在它的地域性强,不可复制,“特”在它的品质上乘。地处祁连山北麓的民乐县气候冷凉,病虫害少,加之祁连山冰雪融水浇灌,造就了民乐紫皮大蒜蒜头大、蒜瓣肥、蒜汁浓、蒜素高、耐严寒、杀菌效能强的独特品质。2023年,民乐紫皮大蒜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民乐紫皮大蒜独特的品质在满足食客餐桌需求的同时,也成了当地蒜农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这几年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民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马庆融说,紫皮大蒜适宜海拔高度为2000米-2400米之间,需水量大但自然降雨不能多,适宜在干燥、凉爽区域生长。由于紫皮大蒜对海拔、气候条件要求极高,同样在民乐县,也只有洪水、民联、永固、顺化、三堡等乡镇种植的紫皮大蒜品质最佳
以上文案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4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