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信息为2023年7月16日发布温馨提示:蒜网大蒜|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全程免费服务,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若发现有人通过本平台谋取您的利益,或收费现象,请及时向本平台举报,举报微信:zhsw00002谨防上当受骗! 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多种多样,崇阳街道石埂村凭借“金蒜盘”,“蒜”出一条乡村振兴路,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崇阳街道石埂村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黑石河支流二斗渠穿境而过,沃野环抱、密林簇拥、流水萦绕的田园画卷下,是大片肥沃的土地。
石埂村农田
崇阳街道石埂村党委书记 刘自中
石埂村这片土地是油沙土,非常适合大蒜尤其是蒜种的种植和培育,大蒜种植的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十分可观。我们种出来的蒜不光可以拿来吃,还可以作为蒜种销售,很多地方的种植户都到我们这里来买蒜,特别是云南地区。
石埂村种出的大蒜个大、汁多、圆润。育出的蒜种,因在二次种植中产量高、品相好、味感独特、营养丰富,受到多地大蒜种植户的青睐。
目前,石埂村有耕地面积1731亩,其中每年下半年种植大蒜500余亩。村民探索了一季水稻、一季大蒜的轮作方法。每亩耕地可产上千斤大米,250——450公斤蒜苔和300—400公斤大蒜。全村每年种植大蒜的总收入能达到500多万元,初步实现了农村耕地一年“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石埂村的大蒜种植和育种已有上百年历史,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农耕匠人。
蒜农 马继勇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有20多年的种蒜经验。种蒜一来能提高经济收入,二来是对家乡传统产业的传承延续。我今年种了20亩大蒜,产量3万多斤。
大蒜种植不仅带动了全村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还催生了村里一批剪蒜工人。68岁的村民杨正芬就是其中之一,她和其他村民正在对晾晒好的蒜进行修剪。
村民 杨正芬
根据蒜的不同大小,我一天能剪300斤到500斤。剪蒜蒜须不能过长,蒜杆不能过长。
村民 张安芬
我今年70岁了,像我这个年龄很难外出打工挣钱。当剪蒜工人,足不出村,在家就能把钱赚了,也发挥了自己的一点余热。
打好金“蒜盘”,“蒜”好群众增收路,这就是石埂村的致富经。目前,石埂村正在进行从散种到集约化种植的转变,整合种蒜技术能手和土地资源,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品质。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石埂村大蒜这张名片一定会深入人心,走得更远。
以上价格信息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2
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