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款调味品,
醋泡食物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比如醋泡蒜、醋泡花生等等。
但有一些说法宣称
醋泡食物能软化血管、降血压,
这是真的吗?
醋泡食物不能降血压、软化血管
先说结论,醋泡食物能“降血压、软化血管”并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血压的形成和心脏收缩力、血容量、血管弹性等因素有关,血管弹性减退的确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然而人体内环境不会轻易被食物来源的酸碱体系所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医师葛辛介绍,通过饮食摄入的醋进入的是消化道,而并非直接进入血管,且醋酸在小肠中就会被碱性消化液中和,能够吸收进血液的醋酸非常有限。
另外,我们常说的“血管硬化”,即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粥样硬化的血管中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等复杂成分,这种复杂的“沉淀”就算与醋直接接触也不能直接被“软化”。
因此,想要通过多吃醋泡食物或是多喝醋来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并不科学。
血脂、血压的改变,依赖于包括饮食结构在内的生活方式的整体调整,以及合理适当用药,不要寄希望于某种单一食物,更不能因此忽略了遵医嘱用药。
醋泡改变的不止有味道和颜色
醋泡首先会改变食物的味道,醋的酸味融入到食物中,对于一些喜欢酸味的朋友来说,算是滋味上的提升。
其次是颜色的改变。做过腊八蒜的朋友应该会对它发绿的颜色印象深刻。腊八蒜变绿是一个复杂的酶促反应。酶是这种反应当中的关键角色,而额外添加的醋和较低的温度,则是让酶释放出来的条件。大蒜中的特殊氨基酸与特定的酸类反应,形成了黄色素,又与含硫化合物代谢产生的蓝色素叠加,就形成了绿色。
并不是所有醋泡食物都会变绿,最终会变成什么颜色,既和食物本身所含的各种植物化学物质,如天然色素有关,也和所用醋的颜色有关。比如醋泡黑豆、醋泡花生的颜色主要是豆皮、花生皮中的色素在醋的作用下溶解渗出、发生变化;醋泡鸡蛋的颜色则主要是醋和蛋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白色的醋酸钙。
醋泡还会改变食物细胞的渗透性,这不仅会使食物中的糖类、氨基酸等溶出到醋里,也会让食物吸收醋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如铁等矿物质。醋的存在,还能通过提供酸性环境来帮助保护食物中的水溶性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
醋泡食物过程中,食物中的部分蛋白质会分解变成更好吸收的多肽。这不仅可以增加醋泡食物的“鲜味”,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3款醋泡食品做法
给大家分享几款热门醋泡食物的做法:
醋泡花生
醋泡花生解腻生香,花生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胆碱和磷脂,可以帮助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做法:
1.准备新鲜或带衣熟花生米均可;
2.花生放到可以密封的罐子里,倒入米醋或陈醋 ;
3.醋要没过花生米,盖上盖子密封好,放到阴凉处7—10天即可。
醋泡大蒜
醋泡大蒜既保留了蒜的大部分营养,又降低了蒜的辛辣味,对消化道的刺激性也变弱了。
1.大蒜200克,米醋500毫升;
2.将干净、去皮大蒜瓣放水中浸泡一夜;
3.滤干倒入醋浸泡50天后即可食用。
醋泡黑豆
中医认为黑豆补肾,醋则入肝经,醋泡黑豆可以肝肾同补。
1.把黑豆洗好之后,不加油,用中小火慢炒,直到表皮开裂;
2.放凉后再加醋,密封一周;
3.或者将黑豆洗好之后蒸熟晾凉,然后加醋浸泡,密封一周。
要提醒大家的是,空腹、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人少喝醋,空腹时吃醋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损伤胃壁,且醋本身含有的丰富有机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导致溃疡加重。因此,最好少吃醋,或者选择在餐与餐之间,或饭后1小时再吃醋。
正在服用抗生素药物(如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及碱性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时,也不宜吃醋,醋所具有的酸性环境会影响抗生素的疗效,醋酸也会中和碱性药物,而使其失效。
总的来说,
醋是个好调料,
虽然不用迷恋“醋泡食物”,
但适当增加食醋的摄入量
以上文案均为网络采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微信联系:zhsw00004
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出品: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