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信息为2023年7月5日发布温馨提示:蒜网大蒜|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全程免费服务,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若发现有人通过本平台谋取您的利益,或收费现象,请及时向本平台举报,举报微信:zhsw00002谨防上当受骗! 49岁的干昌蓉正在向当地农户李大姐收购她刚刚腌制好的泡蒜,她所在的位置就是成为都市温江区万春稻蒜现代农业园的核心区——和林稻海,而在干昌蓉的弟弟就是全国第一家乡村气象博物馆——温江乡村气象博物馆。“你没办法还是多逛下气象博物馆,多学点气象知识,争取明年收成更好!”干昌蓉笑着对李大姐说道。简单交谈了几句之后,她便匆匆赶回和林村大蒜文化体验中心。
传承千年的蒜文化,如今文化遗产更加丰富
温江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大蒜种植已有300多年,有“中国十大蒜乡之一”的美誉,2006年温江大蒜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其中“红七星大蒜”更是名声大噪。味浓、清脆化渣、瓣肥脂重、余香悠长、辛辣汁稠”已成为温江大蒜的地理印记。据了解,温江区红七星大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5万亩左右,蒜薹按每亩产400斤,预计今年蒜薹产量在1200万斤以上,再加上蒜头收入,种植大蒜的产值4500万元以上,大蒜种植产业成为推动温江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干昌蓉走在和林村乡间的道路上
作为土生土长和林村人,干昌容三代人都在与蒜打交道,至今已近一百年。今年三月,“温江糖醋蒜制作技艺”正式成为温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干昌蓉作为和林村制蒜的代表人物,正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宣布“温江糖醋蒜积极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糖醋蒜制作共分为四步,首先是选料,选出大小均匀的”扁圆形大蒜,颜色必须呈淡紫红色;第二步就是清洗,将选出来的大蒜根去皮用一斤蒜10克盐的比例腌制三天,这样可以去掉大蒜的辛辣味;第一步三步是晒晒,首先需要准备一个泡菜坛,经过高温消毒后,将腌制好晒干的大蒜放入坛中,这样大蒜的保存时间就会更久;最后一步就是腌蒜,按照水、醋、糖,5:2:1的比例将大蒜搅拌均匀密封保存,一个月后就可以食用啦!”干昌榕一边现场演示制作糖醋蒜,一边向记者介绍道。“我们和林村大蒜轮作面积1174亩,亩产大蒜1400斤,亩均年收入超万元,和林村种植历史最初可追溯清朝雍正年间,泡蒜历史传承逾百年。目前,我们以传统产业大蒜为突破口,希望能够孵化更多的大蒜衍生产品,让我们温江大蒜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林村其他委员会委员胡祥向记者介绍道。
干昌蓉正在清洗红七星蒜
清洗好的红七星蒜
干昌蓉正在制作糖醋蒜
电商、物流、乡村驿站,多功能大蒜文化“博物馆”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和林村除了有中国第一个乡村气象博物馆,还有一个大蒜文化“博物馆”,记者走进大蒜文化体验中心,辛辣的泡蒜味道扑面而来,从大蒜选种、种植、管理收益及产品制作等开幕式各工艺展示,让在座的市民在大蒜的“一生”中感受文化的传承与魅力。2022年11月,在和林村村委和干昌蓉的共同努力下,大蒜展示文化馆又增加了新的功能——乡村驿站。记者在现场采访干昌蓉时,一名中国邮政的快递员正好碰上收发快递,她麻利地绕过三袋发往西安的大米和两罐发往新疆的泡蒜孵化员之后,便向记者介绍道:“之所以要建快递站,是我们因为和林村除了大蒜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优质的农副产品,比如大米、油菜等,我希望能够能够通过快递下乡,将我们的农副产品输送到全国各地,从而给这里带来更多的收入”。记者当日采访时,仅看到中国邮政一家公司外接快递,当问及干昌蓉原因时,无奈她的表示:“目前,只有一家快递公司愿意下沉到我们的快递点,我们也多方尝试邀请其他快递公司下沉到我们的快递点,但大多数快递公司认为运营成本过高,不愿加入,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运力。说罢,干昌蓉将最近谈过的快递公司的资料展示给记者。“说实话,我们这个快递站利润微薄,大家也只是想为乡村振兴贡献一分力量,我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快递公司加入我们。”干昌蓉坦言道。
干昌蓉将和林村的农产品通过乡村驿站发往全国各地
延展产业链条,打造温江稻蒜品牌
干昌容希望来参加成都大运会的各地游客能尝尝温江大蒜
近期,温江区大力延展产业链条,打造温江大蒜品牌。丰富完善黑蒜等大蒜深加工产品品种,延伸农产品供应链条。开展温江大蒜产品品牌推广、电商营销,全方位拓展产销对接模式,温江糖采访醋蒜就是代表产品之一。记者最后,干昌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村上能想点办法,让参加成都大运会的各地游客能够参观我们的温江大蒜,这样,我们的蒜不仅能走向全国,更能走向全世界!
温江糖醋蒜
来源网络侵删
版权说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欣赏原创、更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出品:中华蒜网 每天传播关于大蒜类信息 服务:大蒜知识|大蒜买卖|冷藏租赁|劳务提供|大蒜行情 二手市场|蒜圈通讯|蒜乡人物 如需发布信息加客服微信:zhsw00002
|